沈浩精神长存-----小岗村考察感言 韩柯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6-25   浏览次数:7
 

沈浩精神长存

---小岗村考察感言

                                           2012级临本五班  韩珂 

    曾经,我从未想过会到凤阳考察,也没机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年大包干的场景与辉煌。多亏有学校社科部的带领,引我走进了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这个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来的地方。在这里,我亲身游历,亲眼观看了小岗此时的繁华、亲自了解了沈浩同志过去六年的丰功伟绩,这一切都使我感触良多。
    
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儿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儿希望的田野。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像;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沈浩同志,你的精神长存!刚进小岗村,我就可以从这儿白墙碧瓦的整饬中,看到家家户户人们脸上洋溢的灿烂微笑、看到人们辛勤地在对面大片大片绿油油的田地里耕作,更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好客,和睦融洽……看到这一切此时的美好生活,我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他——沈浩同志,以前就有听到过一些他的事迹,到这儿来,才更深化了对他的了解。沈浩同志曾任优秀的干部,后作为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在这儿六年,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了一名选派干部和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为了宣传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弘扬沈浩精神,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才开放了其陈列室,分为科学发展为民爱民廉洁奉公最大褒奖浩气长存五个部分来向大家展示其不朽的光辉。在我看来,沈浩同志之所以能成为众之所仰,关键就在于他扎根基层,办事以民为先,万事躬身处理,埋头苦干,还从不抱怨一分一毫,他的这种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精神不仅为民所崇,更值得我们后辈世代传承!
     
就这次小岗村的实地考察来说,要属对我印象最深的,当之无愧首推沈浩同志。光是沈书记在小岗任职六年,就带领全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村容村貌靓丽整洁,村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也使全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六年来,沈浩同志的功绩不胜枚举,他带领人民引进项目十三个,是小岗村发展最快的六年;这六年,小岗没有一个村民上访,是小岗凝心聚力和谐共进的六年;六年来,全村家家都改善了住房,是小岗村村容村貌变化最大的六年、人均收入达5500元,是小岗村人均收入增长最快的六年……而这些,都只是可以看到的表面,当我在听到解说员讲说沈浩同志的生平住所及生活细节时,再和其功绩相比,可谓是真正的震撼人心呐。
     
沈浩同志的丰功伟绩自是不用多讲了,而他的日常生活却是你我虽未涉足但定能感动人心的独特空间了。看到展室四壁关于沈书记的感人事迹,再来环顾他的生活细节,他靠着一台收音机度过漫长的夜;最贵重的东西只有一部旧手机和一台电脑,其他的大都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而仅从一件陈列的衬衫,就能想到他与人民共同奋斗时一定流下了无尽的汗水;再有就是他的鞋子,你能想象到作为一名书记,却常年只着大头布鞋出入工作吗?反正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是没有的,我所能想到的却是大多数干部们擦的光亮的皮鞋、昂贵的轿车和高级洋房等等诸如此类的标识。而沈浩同志,他却是例外的,朴素整洁,仅寄居在一间不及我们宿舍大的房间里,还一呆就是六年。在那里,布置简单,仅陈列着书桌、饮水机和床等必须物件,他的书尚整齐的堆放着、床上的被子是后来人们帮着铺平的,只是因为他是在凌晨时分,因积劳成疾在突发心脏病的情境下,远离了我们大家,年仅45岁。在他逝世后,人们都万分悲痛,他可谓是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只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这样的好干部是党的骄傲,更是我们民众的精神支柱!
     
他以忠诚和大爱,以创新和奋斗,以青春和生命,抒写了当代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这是习近平主席对沈浩同志的评价,沈浩同志从小学习就很好,也得到过很多奖章证书,而他选择了扎根基层,为民服务,从最初的无人信服,到后来的全民拥护,他的确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智慧与辛勤。可以说他的事迹十分感人,也十分教育人,这足以使我们心灵受到净化、思想受到教育,甚至是精神也能得到洗礼!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的小岗村朝气蓬勃,沈浩同志这个堪称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中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好书记,就更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铭记其事迹、用行动去传承其精神了。对于我来说,虽做不到沈浩同志那般如先锋挖井人的功绩,但是我却可以用尽全力去做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出色的医生,甚至好的党员,做自己的挖井人,掌好人生之舵,走好人生之路!
 
济宁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济宁市太白湖新区荷花路133号 电话:0537-361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