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山考察有感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6-18   浏览次数:12
 

2014531星期六,济宁医学院社会科学部的老师们带领我们参观了济宁市金乡县羊山军事战役纪念馆。在那里,我们感悟历史,感悟战争年代那如火的激情与火热的爱国情怀。这一次校外考察,寓教于乐,让我们收获到了好多。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此次的考察之旅。通过讲解员的简单介绍,我们了解到在解放战争时期,羊山曾发生过一次规模不小的战役——羊山战役,是鲁西南战役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被解放军一位司令员称为“打得最苦,阵亡战士最多”一场战役。当地的羊山人民为了纪念这场战役,特地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鲁西南战役纪念馆,来缅怀革命先烈,让后人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鲜血铸就的。

在靠近入口的广场处,我们看到了在草坪上修剪出的“伟大的军队,不朽的功勋”几个恢弘的大字,让我们肃然起敬。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成立与解放创下了不朽的功勋。和平年代,他们同样保家卫国,给予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铁的保障。一句赞词,让我热血澎湃,同时也让我心怀无尽的崇敬与感激。

随后,我们踏上了广场上的八十八层阶梯,听讲解员介绍,这八十八层阶梯是为了纪念共产党成立八十八周年所建。走在这八十八层阶梯上,我的心中充满了敬意。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号召下应运而生,始终如一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这样的一个政党怎能不会受老百姓的爱戴?怎能不会经历岁月的考验而经久不衰?在从小便耳熟能详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回想中,我自豪而又坚定登上了这八十八层阶梯。

登上阶梯之后,我们看到了一座气势宏伟的雕塑,生动地刻画了刘伯承、邓小平两位司令员及十三位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战士。听了讲解员的讲述,最让我感动的地方莫过于那十三位战士代表刘伯承、邓小平两位司令员在战场上合作了十三年。十三年,这将是一段怎样的革命战斗友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一个目标凝聚在一起,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奋斗终生,同甘共苦,荣辱与共,怎能不令我们这些怀揣着梦想齐聚在这里的青年学生感动。鲁西南战役给我的感觉是壮烈的,而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领导人十三年的革命友谊则让我觉得温暖而感动。鲁西南战役的胜利,想必也与这十三年的默契与相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观完雕塑,我们随着讲解员来到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看着一个个无名英雄埋葬处的草地,看着一个个革命烈士的墓碑,听着讲解员与老师讲述革命英烈的故事,我的心中充满了沉重和深深的敬意。千百年来,有多少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葬身在刀枪火海之中,又有多少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一切只为了国家与人民。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英勇无畏的中华儿女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呢?走在陵园中,我们的脚步都不自觉地放轻了,生怕惊扰了这片英魂的土地。在烈士墓碑前面的空地上,我们集体进行了默哀。愿英灵安息,生者会带着他们的梦想与遗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光、一份热。

沿着阶梯而下,我们看到了建筑宏伟的鲁西南战役纪念馆,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随着讲解员进入馆内。馆厅内陈列着当时参加战斗的解放军干部的照片,有的尚还在世。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十四、五岁参军,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在战场上了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许多战略布置的模型、行军路线图、战役中使用的武器、千疮百孔却依旧鲜红的党旗以及国民党军队的简介与设备陈列。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明白了羊山战役的来之不易。国民党军官宋瑞柯撕毁“停战协定”,打响了战争的第一枪。他们占据了羊山,与解放军进行了殊死的拉锯战。连绵半个月的雨水,让羊山如陷入一片海洋之中。双方损伤惨重,雨水、汗水、血水、尸体腐烂的臭味弥漫在羊山的每个角落。就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下,解放军始终顽强斗争,将内忧外患的国民党军队打垮,占领了羊山,赢得了这场战争的宝贵胜利。

国名党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却敌不过武器装备落后的解放军军队,究其原因,何尝不是源于内部矛盾?国民党第六十六师死守羊山,却始终没有等到援军。援军不可能赶不到,只是他们不敢进入解放军的包围圈,害怕牺牲,迟迟不敢前进。这样贪生怕死的军队如何称得上“伟大”,又如何带领走向胜利和民族富强的道路,也印证了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

在行程的最后,我们参观了王杰纪念馆。王杰是一位民兵班的班长,平时刻苦专研有关地雷的技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在一次地雷爆破事件中,王杰敏锐地觉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毅然决然地扑向爆破点,用一己之躯保护了在场十二位民兵的生命。了解到他的事迹,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死时是多么的年轻,照片上的笑容是那样淳朴与清澈,为了集体与他人的利益,他依然选择牺牲自己,成全大家,怎能不令人感动与钦佩。王杰的精神被总结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中共中央领导人弘扬和宣传的榜样。在新时期,我们要学习王杰同志的这种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真抓实干,以集体利益为重,奉献自己,照亮大家,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

羊山考察活动结束了,我的心里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感触与印象。铭记历史,可以让我们时刻谨记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铭记战争的血泪史,可以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我们怀抱着饱满的斗志与激情去建设祖国的明天。愿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人民越来越幸福安康!

 

 

 

                                              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圣地医学班

                                                 李倩    201302010147

 
济宁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济宁市太白湖新区荷花路133号 电话:0537-361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