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所谓“医国”不是与什么治理国家有关,而是说:真正的上等的医生应通晓天、地、人三才,能平调阴阳,精通五行。换句话说:明“易理”;能利用天时、地利、人和,顺应天时(自然发展规律),使“正气内存,御邪于外”。他们的本事是有济世之心与济世之才,以拯救别人为已任,定是医德高尚之人。中医治人:则是如何修身养性,调五味,调心态,戒欲念,炼身体。他们的本事是能预防疾病,能预知疾病。下医治病:则是当人已经被邪侵入生病了,通过四诊、八纲辩证分析,进行治疗,也就是说:这样的医生只能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而不能预防、预知疾病。他们的本事只能治“已病”。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无暇顾及什么阴阳五行,各种现代化医疗设备也更多干扰了医生的判断,所以有人说,我们还应加上“庸医致祸”。作为医学生的我们,真的面临着选择——究竟在将来要成为什么?
大医精兮,为学严谨
《大医精诚》中,孙思邈曾言“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这说明了他的择徒标准——一个潜静其心,心静至微,专注为学的医学生。在讲到这一点时,他曾经举了一个“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的愚者为例。其实他何尝不是在提点那些浮于医道表面的医者呢?如果不深入研究医理进而领悟到“医道”,又怎么能将玄虚莫测的文字转化为断人死生的高超医术呢?所以,“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真正体悟医之本义,通晓诸病之源,能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见人晓病,治病溯源”。
“精勤不倦,孜孜为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古之名医、大医无不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的为学态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性命相托,必将尽所能,故应谨记“学而时习之,不亦重乎!?”
昔日李时珍为著《本草纲目》“费三十年之殚精”、“搜罗百氏”、“采方四方”;丹溪翁“寻遍中原,访尽名客,不惑之年穷尽手中之卷”、洄溪老人(徐灵胎(1693—1771),原名大椿,曾名大业,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十年释《难经》,九载究本草”……太多前辈的榜样,真该成为后辈为学者的终身追求目标!
大医诚兮,苍生大医
立志以德,哀众生之疾厄;为医至诚,解含灵之怨忿。古之医者多受儒释二家的道德观影响,接受道家的辩证思想,多在学医之时立下大志愿,达者惠及苍生,次之心系疾厄。传统儒医多讲求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有一种“不为明相,必为良医”的磅礴心气,坚定而执着;而在漫长的中医文化中还存在另一种医者——道医,他们于清净自然中流露出的大慈悲,自然是“普救含灵之苦”的大爱。
儒医多重“上以疗君亲之疾”,道医亲佛则重“普济苍生”。从“橘井泉香”润泽天下的苏耽,到“穷思探及玄冥幽微,竭力窥探变化莫测”的“医宗之圣”张仲景,再到“杏林春暖”广惠众生的董奉……乱世的济世良药至今温暖每个炎黄后裔;从“药王”孙思邈“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至诚慈悲,到黄元御 “吾非为官为钱,愿为社稷治病救人”的恳切拳拳之心,每一位苍生大医的救人理念,至今都感化每个华夏子孙。古之大医的诚愿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至精至微之业者,医。性命相托,难辞以轻贱。必当发下苍生大愿,于救治病厄时,“详察形候,纤毫勿失”;于救治病厄时,“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医者父母之心,医者慈悲之心,医者苍生之心,如此可谓苍生大医,济世良剂矣。
13级中西医2班,传统文化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杨勇 201302050232
聂通达201302050208
郭银冲201302050243
指导教师: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