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6-03   浏览次数:5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岁月的风霜里被剥落的斑驳朱漆,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的灵魂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祥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他像阳光,播散我心中知识的种子;他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

论,理论,理论人生,理论人间百态,理论孔子儒家思想。《论语》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记录下来,这些语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成了《论语》。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诀。我只是想在这部书中认识那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那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那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的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的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经书,是非常值得品读的。

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讲究孝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今天的人们却不怎么重视,所以,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而孔子在《论语》反复作为做人立身之本的孝悌,也给人以最朴实的启发。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的父亲去世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父亲对他的教诲他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其父母能竭其力,但是若在社会上做坏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动,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孝。我的感觉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几乎是一种天性,尤其是在中国,不怕父母对子女没有爱,只怕爱得太浓。但是中国的父母对子女的爱不像外国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那样直白外露,不到特殊情况下,子女通常感受不到。

从《论语》中还可以看出,孔子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局限地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包容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两千年前的孔子,凭借他博学的知识,成为中国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具体细节虽然没有被保存下来,但是他人生智慧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多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慧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时,每一句话都可以使人从他的智慧中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

下面是我深受触动的几句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讲得是学习方法、学习乐趣和为人态度。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和习统一起来,志同道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也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对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传统的解释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优,朱熹从理学家的立场出发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字:进学不已。也就是说要不断的学习,这个解释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态度,仍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知识的学习中兴趣的重要性。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对知识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想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效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这则讲了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学习而不思考,如学习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不加思考,把不正确的知识也接受了,这就是受到了欺骗,所以称罔。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中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入迷误。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含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才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识,如此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论语》很全面的阐明了孔子的思想,不管是为人还是处世,不管是修养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在政治上,他主张“节用而爱人”,反对苛政,反对苛捐杂税。“苛政猛于虎也!”也主张“克己复礼”。在修身养性上,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吾日三省吾省”。在教育上,他主张“有教无类”。第一个在中国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格局,他也主张“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所以针对不同性格的两个弟子的同一个问题,他也给同不同的建议,所以在周游列国时,即使如何困窘,他为弟子们始终树立榜样,并时刻不忘对他们的教诲。

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得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心,能够做到最好。孔子强调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决不是放弃对社会的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我觉得,《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这样一种谦虚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的美。《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它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也因而无比强大,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捧一本好书,静坐窗边。窗外河里的冰,好似被一缕阳光照射的解冻了。潺潺地溪水划过心房,不禁想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多么美好的意境啊!阳光灸烤着炎热的大地,蝉鸣穿过蔫头耷脑的绿叶,划过耳畔,在夏天那种快节奏、乱旋律的生活里,寻一棵古柳,静坐柳荫下,默读一本好书。即使再热的天气,心情也会平静如水。秋风席卷,吹落了枯萎的树叶,看那蝴蝶舞秋风,别具韵味。黄昏时分,坐在草地上,静静品读一本好书,任凭夕阳西下,虽幕色沧凉,却心如止水,冬天在落叶的呼唤下,终于迈着优雅的舞步缓缓走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之间,满树枝头像是盛开了一簇簇洁白的花朵。穿越千年的悠悠岁月,回到现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黎明、车水马龙;夜晚、灯红酒绿。我只求在《论语》中,寻找一份心灵的净土。

“仁”是《论语》中出现很多的一个字眼,但是《论语》当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只有两句“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等,孔子总是把答案留给学生。现在,又让读者思考自己所理解的“仁”。

我觉得《论语》在今天最重要的是给我们现代人一双眼睛,一双看心灵的眼睛,让我们在这个物化的时代,了解到一在我们的内心其实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我们的快乐其实来自于这片还未开垦的土地,教我们自己为自己营造一片精神的乐土,让我们把目光由向外看转为向内看,圆满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心胸开阔,心境敞亮,心态坦然,乐观向上的人。

《论语》让我们知道了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心态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朋友之道,亲人之道,为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它是凝聚在炎黄子孙心中最为神圣的精神圣殿,它传至现在而不朽,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他短短的篇章之中所蕴含的道理,到如今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济宁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济宁市太白湖新区荷花路133号 电话:0537-3616588